范欣宇:对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的总结分析——基于《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3》
范欣宇:对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的总结分析——基于《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3》:中国是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最大发展中国家之一,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已成为当前中国面临的现实而紧迫的任务。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将其作为贯
中国是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最大发展中国家之一,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已成为当前中国面临的现实而紧迫的任务。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将其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本文旨在总结生态环境部于2024年6月发布的《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梳理中国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背景,系统总结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取得的成效,展望未来中国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方向,以期为各地区各部门深入推进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提供决策参考和理论支撑。
适应气候变化已然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阶段,气候变化无疑极大地增加了实现现代化目标的不确定性。近年来,中国经历的气候变暖速率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热浪、暴雨、干旱、台风等灾害性事件呈现多发、频发之势,给国计民生带来巨大损失。与此同时,气候变化引发的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一系列“慢灾难”也在悄然发生,长远来看,势必对粮食安全、能源供给、基础设施、公共卫生等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产生深远影响,适应气候变化已成为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前所未有之挑战,主动适应已成为大势所趋。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各地区各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将适应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优化区域布局,健全保障机制,推动各领域、各层面适应行动深入开展,重点领域、区域的气候韧性持续提升,为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夯实了坚实基础。站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强化系统观念,坚持减缓与适应并重,不断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战略性、整体性、协同性,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题中应有之义。
中国已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体系,为统筹推进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有效防范化解气候变化风险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2022年6月,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系统阐述了我国适应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为统筹推进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有效防范化解气候变化风险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与此同时,一系列重点领域适应气候变化政策密集出台,涵盖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综合防灾减灾、生态系统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粮食安全、人体健康等各个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体系,引导和推动重点领域、关键区域适应行动取得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此外,为响应国家号召,在地方层面,24个省(区、市)也已陆续制定印发地方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将国家战略落实落地。
中国高度重视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能力建设,通过多措并举、标本兼治,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常态化水平不断提高。在气象观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不断优化综合气象观测站网布局,建成了由近7万个地面自动气象站、200余部天气雷达站、120余个探空站、9颗在轨业务运行风云气象卫星等组成的立体气象观测系统,形成对大气和陆地等多圈层的综合观测能力。在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机制建设方面,中国选择代表性区域、关键领域,针对性开展气候变化风险普查、气候可行性论证、气候影响评价等工作,中国的气候风险管理能力正向精准化、规范化、常态化方向迈进,为区域发展规划、重大项目建设、产业布局调整等决策过程提供了科学指引。与此同时,中国各地区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灾害特点,积极构建多灾种早期预警机制,针对性地研发干旱、洪水、高温热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预警产品,并创新预警信息发布渠道,显著提升了预警信息的时效性和覆盖面,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风险奠定了坚实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为增强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水资源管理、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海洋治理等领域均取得显著成效。报告显示,各地通过因地制宜实施江河湖库联合调度、超采区地下水综合治理、水源地保护、水资源税收调控等系列举措,加快构建水资源管理新格局,2022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6100亿立方米以内,水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水资源管理的系统性、协同性水平显著提升。同时,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和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的实施,使得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等指标持续增长,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增汇能力得到巩固提升。这一过程中,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也取得显著进展,为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奠定了基础。在海洋治理方面,通过加强海岸带保护与整治修复,制定实施海洋渔业资源养护政策,加大重点海域污染治理力度,中国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优良水质面积比例不断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气候调节功能稳步提升。
中国经济社会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进程持续深化,农业、健康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发展等重点领域和行业的气候韧性显著增强。在农业领域,中国通过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农业减灾能力提升、生态农业推广、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等举措,增强农业系统气候韧性。在健康卫生领域,通过推进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加强疾控机构特别是基层疾控机构能力建设,推动环境健康风险评估试点建设,优化完善气候敏感疾病的监测预警处置机制,健康卫生领域的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持续增强。在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工程运行中,强化交通基础设施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已成为基本要求,工程设施的气候韧性也通过采取提标改造、优化调度等措施大大提高。城市作为适应气候变化的主战场,通过加快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工作、提升城市内涝防治和排水防涝标准,大力开展海绵城市建设、优化完善城市绿色生态空间,城市系统抵御气候变化风险的整体性、系统性持续增强。能源、旅游、交通等气候敏感型行业纷纷将气候韧性纳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积极构建行业气候风险防控机制,为行业发展保驾护航。
适应气候变化已成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的重要指导原则,各地区科学优化功能空间布局,构建起适应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各地将适应气候变化作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的重要着力点,加快构建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同气候变化影响相适应的“双评价”机制,不断优化人口经济和城市布局。在实践中,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制度的建立,为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与此同时,防灾减灾救灾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值得关注的是,关键脆弱区域的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得到了强化。通过加强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和决策能力建设,重点区域的适应能力得到提升。以青藏高原为例,通过建设综合观测平台、完善生态风险预警机制等举措,多圈层、跨部门的综合观测与研究能力得到加强;而在黄河流域,水源涵养林等适应性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以及气候变化影响现状分析和未来风险研判,为提升流域气候韧性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积极探索适应气候变化投融资新机制,财政金融支持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取得显著进展。近年来,中央和地方财政部门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加大投资力度等举措,为适应气候变化关键领域和脆弱区域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在防灾减灾领域,各级财政持续完善巨灾保险制度,优化准备金管理机制,并及时下拨自然灾害救助、农业防灾、水利救灾、基础设施应急抢修等资金,有效提升了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与此同时,中国积极探索适应气候变化投融资新机制,通过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适应气候变化基础设施的资金投放,降低项目资本成本,提高投资回报率,推动更多优质适应项目纳入投融资项目库,进一步扩大了适应投融资的覆盖面和精准度。
此外,我国在推动适应气候变化信息披露、加强气候风险管理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在信息披露领域,监管部门出台了绿色债券信息披露制度,有利于提升绿色债券的透明度,防范“漂绿”风险,推动绿色债券市场规范健康发展;在风险管理领域,积极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将气候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框架,探索开展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同时针对气候变化风险突出的重点地区开展了转型风险敏感性压力测试,并探索开展转型风险宏观情景压力测试和物理风险压力测试,从系统性风险视角监测评估气候变化的金融稳定影响。这一系列探索实践表明,将气候风险纳入微观与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已成为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共识,基于气候风险视角优化信贷政策、调整资产配置、合理计提拨备等,将有助于引导金融资源配置向绿色低碳领域倾斜,提升金融体系适应气候变化冲击的整体韧性。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的科技支撑能力、适应能力建设和国际合作水平实现了全面跃升,在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适应气候变化的支撑引领作用,通过深化基础研究、突破关键技术、优化资源配置等多维度举措,不断增强经济社会适应气候变化的科技支撑能力。一方面,中国加大对气候变化领域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研究的支持力度,在气候变化机理、影响评估、预测预警、风险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极大提升了气候脆弱区适应气候变化的科技储备;另一方面,中国还通过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快构建气候模式检测归因、年代际预测、灾害风险预报、海洋气象预报等技术系统,稳步推进数值模拟、科学数据管理等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为提升适应气候变化的科学决策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中国还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地方适应气候变化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气候风险评估、适应气候变化规划编制、领域适应对策制定等专题培训,促进适应理念、方法、技术等先进理念在地方的传播应用,有力促进了地方适应气候变化意识的普及,夯实了制定实施区域适应气候变化规划和行动的能力基础。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多边气候机制下的适应气候变化相关工作,大力推动适应领域资金支持,并与主要经济体和国际组织广泛开展适应领域对话交流,深化区域气候风险防范的协同应对。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动绿色金融国际合作,并通过南南合作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和支持,展现了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助力可持续发展的大国担当。
回顾中国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历程,从顶层设计到政策落实、从科技支撑到能力建设、从试点示范到区域推广,各领域工作成效显著,极大提升了经济社会系统适应气候变化的整体能力。特别是通过将适应气候变化纳入国家重大战略,制定实施一系列政策规划,推动适应工作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同时,中国还通过加强基础研究、突破关键技术、开展国际合作等方式,不断深化适应气候变化科技支撑,助力提升适应气候变化的系统性、精准性、协同性。在资金支持方面,中国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创新气候投融资模式,加大适应领域投入力度,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本良性互动,形成了多元化、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各级财政还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农业、林业、水资源等重点领域和脆弱区域开展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此外,多地因地制宜开展了丰富的适应气候变化试点工作,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为各领域、各层面全面深入推进适应行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面向未来,中国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亟需在体制机制、科技创新、投融资模式等方面寻求创新突破。首先,应进一步健全适应气候变化制度体系,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适应气候变化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强化适应气候变化在区域发展规划、重大工程设计、项目环评等方面的硬约束,完善适应主流化的工作机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格局。其次,应强化适应气候变化科技创新,深入实施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科技创新专项,聚焦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影响评估、风险管理等关键领域,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升适应气候变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此外,应进一步创新适应气候变化投融资机制,积极争取政府投资,优化财政资金使用方向和效率,充分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性,创新适应领域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各类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广泛参与适应项目建设运营,推动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适应投融资格局。
与此同时,未来应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区域的适应气候变化行动。一方面,要立足影响严重、风险突出的农业、水资源、海洋、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等关键领域,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适应对策,加大适应政策、技术、资金等要素投入,加快补齐农业节水、林业增汇、海岸带保护等领域短板弱项,打造一批适应气候变化标杆工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适应气候变化典型经验。另一方面,要聚焦青藏高原、黄河流域、长江经济带等关键区域,综合考虑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气候变化影响严重程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科学编制区域适应气候变化规划,完善区域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举措,加强区域适应能力建设,助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时,要加快推进适应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适应气候变化事务,务实推进与发达国家在适应领域的技术合作与经验分享,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适应气候变化援助与支持,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未来,中国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必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强化战略引领,在体制机制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投融资模式优化、区域协同联动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为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大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
范欣宇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研究指导:
刘慧心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气候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
【湘工信节能〔2024〕194号】关于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全省工业领域清洁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2024-06-14
-
新疆油田“双碳”领域首个企业标准正式发布——Q/SY XJ 0364-2024《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技术规范》2024-06-14
-
【温市监联〔2023〕25号】浙江温州市居民生活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2024-06-13
-
生态环境部气候司副司长逯世泽:建材行业是全国碳市场下一步要覆盖的重点行业2024-06-12
-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张昕:协调推进自愿碳市场建设 携手培育绿色低碳新动能2024-06-12
-
古特雷斯呼吁国际社会就气候变化立即采取行动2024-06-06
-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 张昕:协调推进自愿碳市场建设 携手培育绿色低碳新动能2024-06-05
-
金观平:统筹协作发展绿色金融2024-06-04
-
《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园林绿化应对气候变化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发布2024-06-03
-
余伟文:香港将在绿色金融领域寻求更多新突破2024-05-31
-
关于公布湖南省工业领域鼓励发展的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和产品目录(2024年版)的通知2024-05-31
-
聚焦“双碳”目标,江苏银行上海青浦支行多维发力绿色金融2024-05-31
-
邮储银行常州市分行: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 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2024-05-29
-
彭博推出中国存量绿色债券清单2024-05-27
-
北京市怀柔区应对气候变化2024年行动计划2024-05-25
-
用数字人民币攒碳积分 兴业银行力推数字人民币与绿色金融业务深度融合2024-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