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材料工业碳排放报告(2020年度)》发布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碳排放报告(2020年度)》发布:近日,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对外发布了《中国建筑材料工业碳排放报告(2020年度)》(以下简称《报告》)和建筑材料工业碳排放核算方法。据了解,这是建材行业首次发布碳排放相关报告,也标志着中国建
近日,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对外发布了《中国建筑材料工业碳排放报告(2020年度)》(以下简称《报告》)和建筑材料工业碳排放核算方法。据了解,这是建材行业首次发布碳排放相关报告,也标志着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新闻发言人制度正式启动。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党委书记阎晓峰表示,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建筑材料生产和消费国,建筑材料工业也是我国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最大的工业部门之一,也是我国最大的工业生产过程二氧化碳排放源。作为我国碳减排任务最重的行业之一,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全力推进碳减排工作,提前实现碳达峰,为国家总体实现碳达峰预定目标和碳中和愿景作出积极贡献,是建筑材料行业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更是全面提升建筑材料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质量水平的必由之路。
阎晓峰指出,推进建筑材料提前全面实现碳达峰,必须着力抓好五方面工作:一是要高度重视,勇担使命。要充分认识碳达峰碳中和是对建材行业、建材行业各类组织的大考和政治检验,必须运用系统化思维,凝聚全行业力量,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促进建材行业提前实现碳达峰目标,真正担负起国家和时代赋予我们建材人的责任和使命。二是要抓住重点,找准方向。建材各产业、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行业协会要主动作为,承担责任、履行义务,通过采取积极有效、有针对性的各种减污降碳措施,制定行之有效的工作计划、行动方案,并尽快付诸行动。三是要加快结构调整以适应碳达峰需要。核心是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关键是调整转变能源结构、资源结构。要在行业推动建立起符合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生态经济相适应的产业发展模式,最终实现行业进步成长与绿色低碳发展的有序平衡。四是要坚持创新驱动推动行业发展。要大力研发应用各类减污降碳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加快部署推进新型胶凝材料、化石燃料替代、资源综合利用等低碳前沿技术的研究、储备和应用,不断挖掘建筑材料工业减污降碳的技术潜力。五是要强化社会资源配置协调能力。要充分发挥建筑材料工业在循环经济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为建筑材料工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党委常委、副会长刘建华以新闻发言人身份发布了《报告》,介绍了建筑材料工业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方法。
《报告》提出,经初步核算,中国建筑材料工业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14.8亿吨,比上年上升2.7%,建材工业万元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比上年上升0.2%,比2005年下降73.8%。其中,燃料燃烧过程排放二氧化碳同比上升0.7%,工业生产过程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碳酸盐原料分解)二氧化碳同比上升4.1%。水泥、石灰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位居建材行业前两位。
《报告》从建筑材料工业碳排放构成、2020年建筑材料主要行业碳排放、建筑材料工业碳减排成效、建筑材料工业全面实现碳达峰的关键环节以及推进建筑材料工业全面实现碳达峰的建议等五个方面深入分析了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在推进碳减排工作方面的情况。
据了解,《建筑材料工业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方法》是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按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达成的一致性原则、我国国民经济统计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部门统计等相关规定、行业核算的原则,以及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体系等有关规定的基础上,经综合研究分析后提出的。建筑材料工业二氧化碳排放按照工厂法进行计算,包括计算建筑材料工业燃料燃烧过程和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的二氧化碳。其核算范围包括建材行业企业生产建材产品或非建材产品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不包括建材工业以外行业生产建材及非矿产品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不包括建材行业企业利用易燃的可再生能源和废弃物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于今年1月发布了《推进建材行业碳达峰与碳中和行动倡议书》,倡导行业全面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有序有效推进建材行业碳减排工作。刘建华表示,本次发布《报告》是为了让行业和社会更加清楚、具体地了解、掌握建材行业碳排放情况,抓住建材行业碳减排的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有的放矢,开展针对性的研究和工作部署,以有效促进建材行业碳达峰、碳减排工作全面展开。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将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化研究,定期发布行业碳排放报告,为各行业、各地区开展碳排放核算和统计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
据了解,2021年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还将围绕建筑材料工业碳减排技术路径、建筑材料行业景气指数、建筑材料行业经济运行形势、建筑材料行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建筑材料行业科学技术奖等内容不定期举办新闻发布会活动。
文章来源:人民网-
水泥价格全面回落:供需之外,还要关注高碳排放难题2021-11-27
-
碳达峰、碳中和100问2021-11-27
-
进出口银行发放碳排放权质押贷款2021-11-27
-
《经济参考报》刊发文章:碳达峰路线图渐明 “两高”项目“紧箍咒”加码2021-11-26
-
深圳8家发电企业作为重点排放单位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管理2021-11-26
-
广州期交所要来了!时隔14年国内再谋新设期交所 旨在承接碳排放权期货产品2021-11-26
-
杜祥琬:碳达峰不是“冲高峰” 要防止发展高耗能产业的冲动2021-11-26
-
碳达峰、碳中和不是一个筐 别什么都往里装2021-11-26
-
中央结算公司发布首批全国碳排放配额系列价格指数2021-11-26
-
上海银行保险业践行绿色金融 倡议助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2021-11-26
-
碳达峰、碳中和成两会热词 绿色金融为“金山银山”添彩2021-11-26
-
施耐德电气:200家中国战略供应商五年内碳排放将减半2021-11-26
-
央行行长易纲:预计6月底中国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启动运营2021-11-26
-
建立绿色股票指数 发展碳排放权期货交易2021-11-26
-
辽宁组织开展碳达峰行动 推动节能降耗减排2021-11-26
-
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绿色金融大有可为2021-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