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碳排放新闻资讯

从卖茶叶到“卖空气” 种田减碳挣钱时代来临

来源:农业科技报
时间:2022-05-16 10:02:12
热度:1

从卖茶叶到“卖空气” 种田减碳挣钱时代来临:如果“空气”能转化成“钞票”,会是怎样一种图景? 近日,全国首个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在福建厦门落地,现场发放了首批农业碳票,推动7755亩生态茶园、2年期共计3357吨农业碳汇作为全国首批农业碳汇交易

如果“空气”能转化成“钞票”,会是怎样一种图景?

近日,全国首个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在福建厦门落地,现场发放了首批农业碳票,推动7755亩生态茶园、2年期共计3357吨农业碳汇作为全国首批农业碳汇交易项目签约,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与乡村振兴工作融合发展。厦门一食品集团购买了该笔碳汇,用它来抵消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部分碳排放。

农业碳汇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农业种植、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农业碳票则是以凭证的形式,通过第三方机构监测评估,对于权属清晰的农作物出具报告,用来统计一定范围内农业碳汇量的证明。

首批碳汇茶园项目让农民在卖茶叶的同时“卖空气”,为美丽乡村建设开辟出致富新路。农业碳汇有效推动我国农业低碳生产,对实现农业碳中和有着重要意义,这种努力,将开启我国农民卖“空气”的新时代。

碳汇交易开启绿色增收新模式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定下的目标。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提到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中也曾提及要依托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用水权交易市场,实行统一规范的行业标准、交易监管机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就强调要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推进农业碳汇价值实现、乡村生态振兴指导等方面工作。探索建立碳汇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研发应用减碳增汇型农业技术,挖掘农业减排固碳潜力。生态环境部2021年2月1日施行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中提及年度碳排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的属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行业的企业,都要列入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据悉,此次落地厦门的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可提供农业碳汇开发、测算、交易、登记等一站式服务,促进农业生产转化为碳交易产品,开启“以绿色凭证促进农村绿色交易,以绿色交易促进农民绿色增收”的新模式。

“过去我们大部分村民只知道卖茶叶,现在不仅把整个莲花镇的1.5万亩茶园碳汇开发出来,还率先在军营村、白交祠村发放全国首批农业碳票并成功完成首批农业茶园碳汇交易,让我们知道在卖茶叶的同时还可以‘卖空气’。”厦门市同安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厦门产权交易中心人士称,此次农业茶园碳汇交易的成功,不仅为两个村集体增加了财政收入,更为村民开辟一条“碳汇”致富新路。

碳汇农业发展大有可为

当碳汇成为一种交易资本,如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节能减排进一步促进碳汇转化呢?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教授级高级农艺师苏峰表示,农业碳汇交易的推进将促进农业生产者观念上的转变,引领绿色生态的生产种植理念和发展方向。这种绿色发展理念的灌输过程将改变过去很多不良的、不规范的耕作方式,落实应用更为低耗的科技和种植模式。并且随着农业碳汇交易的发展,将为绿色作物开拓出一条新兴的创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成为直观的现实。

按照此次首批农业碳票算,平均每亩每年生态茶园产生了约0.216吨的农业碳汇。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茶园总面积为4896.09万亩。如果这些茶园都能以此次农业碳汇交易仪式中的比例产生农业碳汇,那么每年将带来约1059.7万吨的农业碳汇。若根据5月6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挂牌协议交易开盘价58.00元/吨进行换算,意味着全国茶园每年将产生超过6亿元的收入,也预示着碳汇茶园的发展大有可为。

碳汇农业的建设无疑是大势所趋。以茶叶为例,茶树生产过程中吸入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具有碳汇功能,碳汇茶园的打造则是通过固碳减排的科学措施,加强放大茶叶生产中的碳汇功能。

链接:

农业碳汇交易平台是什么?

没有交易,就无法推动农业“碳票”变“钞票”。“碳票”与普通商品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从共同点来看,农业“碳票”的交易要符合一切市场交易的基本原则,如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从不同点来看,农业“碳票”具有外部性,其交易主体、交易规则、交易环境与普通商品存在较大差异,故农业“碳票”交易除了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之外,还需要政府部门的积极引导。

农业碳汇交易平台正是基于农业碳汇的一般性和特殊性而建立的交易权益保障平台,能够通过提供农业碳汇开发、测算、交易、登记等一站式服务,推动农业“碳票”变“钞票”。

建设农业碳汇交易平台,推动农业“碳票”变“钞票”有哪些关键环节?

利用农业碳汇交易平台推动农业“碳票”变“钞票”,一般需要着重关注农业碳汇项目申请、核算登记、颁发“碳票”和“碳票”交易等关键环节。

具体而言,碳汇申请是指申请人向相关主管部门申请参加农业碳汇项目,选择准备参加的项目类型以及相应的备案方法学,并建立碳汇监测计划。

核算登记是指申请人通过具有核算资格的第三方主体对其所申请的农业碳汇项目开展碳汇量的核算并在相关部门进行登记。

颁发“碳票”是关键性环节,取得“碳票”就意味着申请人可以在市场上对其进行交易,而申请人在取得“碳票”前,也需要经过相关主管部门的严格审查,以保证申请项目的真实性、准确性。

“碳票”交易则是农业“碳票”变“钞票”的最后环节,需要买卖双方共同完成。

农民如何更深度地参与到农业碳汇交易中?

农民在参与农业碳汇交易过程中,既可以作为“投资者”,又可以作为“交易者”。作为“投资者”,农民可以通过在农业碳汇市场上买入和卖出“碳票”来参与交易,但目前该方式尚不成熟,还需更明确的政策信号。作为“交易者”,农民可以出售个人的碳汇,但也往往存在认知不足、交易量小等缺点。

简单来说,农民在种植茶园的同时,可以选择参与农业碳汇项目后,按照项目要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采取减排增汇措施,增加农业系统的碳汇量。这些碳汇量在经过第三方机构的核证后,就可以在农业碳汇交易平台进行挂牌出售,从而获得经济收益。当然,在现实中,单个农民增加的碳汇量通常较少,加之交易费用问题,碳汇交易往往需要村镇集体、碳汇项目开发商之类的组织或机构将农民联结起来。例如,2022年春,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完成了全省首个社会化碳汇造林项目,8.8万吨碳汇在海峡股权交易中心成功交易后,共获得了149.67万元的收益,平均碳价约为17元/吨。

未来需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例如,以村集体为单位参与碳汇交易,或通过租赁、托管或入股的方式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共同参与碳汇交易。此外,也可以借助中介服务体系,通过中介机构对农民小规模的碳汇项目进行集中化的规范管理、监测、核查和认证。

(综合《新京报》《南方都市报》)

文章来源:农业科技报